第(3/3)页 明日一早,硝磺要运去城中神机库交割,而他则打算之后与张国纪去各处看看,尤其是与城中商户打打交道。 “那程贤弟的字号我都记得,就在城南预备总仓旁边,想来一路问去总不会错。”张国纪道,“北城的事我也问过寺里的师傅,那边过年也做生意,倒与南城不同,不用等到上元节后,且这几日来往夷商颇多,公子要打问消息便是,要买卖货品也罢,都是再好不过。” 张国纪说的正是这辽阳城的情形,辽阳设城,最早乃是此地三座小城合并而成,城西北隅为定辽左、右、后三卫治所,系汉时襄平县故址,城东南是高丽时所建,故称高丽营,如今是定辽中卫治所,而城东北则是唐时渤海城故地,如今是定辽前卫治所。契丹辽时改扩东京将三城合一,才有了今日辽阳城之形,国朝太祖时又在砖城之北新筑土城,便是如今所谓北城的东宁卫城,也即是东宁卫治所与自在州(注:自在州与安乐洲为明廷设在辽东,收容内附少民的机构,成化时自在州从开原迁往辽阳)的所在,专以收容女真、朝鲜等族内附之民,据言其中光是朝鲜移民便有接近三万之数,女真人规模也毫不逊色。 辽东这里不设州县及布政使司,是以掌印都指挥为首的都司行政管理系统、以总兵为首的军事镇戍系统和以巡抚为首的行政监察系统共同管理,三者之间关系相对独立又互为制约,职能相互区别又互为重叠,重大决策皆是同议后奏请朝廷裁决。此时在大明的整个边疆管理体制中,从事卫、所行政管理系统的官员地位最低,但以辽东而论,事权却又极重,光这辽阳城中,便有独立的都察院、太仆寺等各色机构。 若说要考察辽东情况,自辽阳始正是再合适不过。 【参考文献】 1、《大明会典》 2、《明神宗显皇帝实录》 3、《晚明史》樊树志 4、《万历野获编》沈德符 5、《罪惟录•经济诸臣列传》 6、《明史•徐光启传》 7、《贰臣传》 8、《明代木料计价和木材材积计算》何卫国 9、《明代辽阳碑志略探》李路华 10、《明代辽阳城主要建筑群平面结构与布局探析》杨馥榕、王飒 11、《关于明代辽阳的东宁卫》河内良弘 12、《明代辽东镇防御体系之辽阳镇城研究》黄欢 13、《明代辽参辨析》宋承吉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