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二两……”王星平拖着个长音,仔细观察着众人的表情。 杨鹤闻言也是一惊,“不会再多了?” “还能更便宜。”王星平肯定的回答。 “还能更便宜?”这回连杨鹤都有些坐不住了。 王星平却是不急不慢的为几位相公解起了惑,“学生先前让柜上大掌事叶先生并大匠去了广东延请名师,若是能习得广铁冶造之法,那这铁料一项上当还能再省出三成的成本。” 张鹤鸣闻言喜上眉梢,但广东来的匠师是远水,眼下这成本已经令他满意,就算加上王星平的赚头,这火枪的价钱也比官造的便宜近一倍,何况性能还要更强,他忙问道:“这样说来三个工便能做成一支,一个人一个月就是十支。” 这回却是孙崇先抢在王星平前面浇了凉水,“下官以为天成说的这三日当只是钻膛,实际一支恐怕不止这些时间,况也会有次品吧。” 将王星平本要说的话先说了,他却也不气恼,有人代劳岂不轻松,“大府说得没错,若是加上上膛、校准、打造枪身等杂项,造出这样一支合用的也要十个工,但丁师匠等人是熟工,今后还要多雇工人,若是新募的工匠那一支当要在十五个工上下才是,以此来算一人一月也就只能造得两支。” “不妨事。”张鹤鸣飞快的在脑子里计算了一番,若是这铁场再扩大些规模,不要多,几十个工匠,一个月的产量装备一名高级武将的贴身家丁是绝没有问题的,只要效果够好,完全可以继续扩大下去,想到此老人家花白的须发都笑得抖了起来,“那今后你这福泰号的速射火枪可就名声在外了。” 几句话这生意就算是定下来了,至于后续的细节商定自有幕僚来做,相公们自不必亲力亲为,但王星平还是将手一叉,“说起来学生正有一事要抚军相公成全。” “何事?”张鹤鸣性质正高,直接便问了起来。 “学生这铁场并不打算用现在的字号。” “哦?天成是要本抚取名?”老头子忽的反应过来。 王星平却否认了,“一个商户字号哪敢老相公取名,已请了府中的正术定下了,只想请老相公为鄙号提一匾额。” 正术即是府中阴阳学官的称为,听王星平这样说自然已经看过了风水,张鹤鸣呵呵笑道,“不知取的何名?” “府中张正术取了《易经》中‘保合太和,乃利贞’一句。” “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利贞。”张鹤鸣科举的本经便是《易经》,如何不清楚这些句子,只见他虚着眼睛略一沉思便将整句背了出来,这是中庸求和之道,出产军器的铁场戾气太重,从这一句中取字倒也不错,于是问道,“取的太和二字?” 王星平闻言却未附和,“保利……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