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算上劳改营了么?” “没有,不过劳改营的人现在还不到八百。” “怎么这么少?现在除了南面,整个婆罗洲基本都在我们控制之下了吧,前前后后也打了不少仗了,就抓了这么些人?” “送回文莱的本就不多,能够随意驱使的人口可是好东西,谁都不愿意轻易给送回来,尤其新占的米里等处,被拉去修路的多是这些俘虏罪囚。” “再说……” “如今各处的番部实在是聪明得紧,光是降顺,可义务是一点不尽,也就只有近一些的几家恭顺,远一点的仗着山多林密并不怎么听话。” “再等一等吧,眼下的确是收拾不了这些,好歹再有半年,等学生们都培养出来,那时再看看这些部族怎么说。” “学校里也有这些土族的子弟吧?” “也有三四百了,算是各家的质子吧。” 眼下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,被动和主动将族中子弟送到思礼港学校中的番部越来越多,也许还有些土人是打着知己知彼的心思,还有更多则是为了和城中交易更加方便。斯礼港中出产的白糖和瓷器,以及各种小巧实用的生活用具和农具,都是各家番部的紧俏货物。酋长们以鹿皮、牛皮还有木材从商号中换取这些物品,有几家稍微有些家底的甚至直接用上了旧年积攒的银元。 元老院对于这些交易乐见其成,倒是有几个激进的元老说过,那些树木都是大宋的国有资产,没有再给酬劳的道理。但好在番部们需索不多,更多的元老也觉得眼下还是要有些好处让番部之民们能够驱使,反正消耗的都是自己的工业产品,没有必要如此小气,就算为了发展工厂的规模,也应该加以鼓励,徐玄策以及和他走得最近的元老院高层倒是头脑清醒,任何口头的效忠都是虚妄,只有利益的纽带加诸其身,才能让这张刚刚形成的帝国版图织得更密,每一条利益的连线便是经纬上的一个节点。 故而最后除了对对个别树种提出了保护的要求,其他便放手让土人们去做了,毕竟以土人的效率想要把婆罗洲的林子砍光就是笑话,二十一世纪没有做到的事情此时更不可能。 而元老院手中除了将适宜耕种的土地尽量掌握在手中,也并不限制蛮部的发展,打仗只要有粮就好,糖和盐可不能当饭吃。 说过了发展,自然还要看看外面。 “这些日子行人司没少从过往商船那里搜集周边各地的情报。” “雨季结束之前,吕宋和爪哇当不会有什么动作。” 第(2/3)页